1)钢种较低碳化(碳≤0.02%)和高纯化(作为杂质元素硫、磷、硅、锰等含量较低)。
(2)特殊用途钢种开发。如热海水用高钼钢、高耐蚀高强度的高氮钢(氮含量达到0.4%~0.6%甚至0.8%~1.0%),不锈钢功能材料(记忆材料、储氢材料等)等。
(3)新工艺开发。不锈钢复合材料、非晶不锈钢等。
折叠编辑本段形成元素
不锈钢管是加有质量分数从12%到**50%合金元素的铁基合金。合金元素影响奥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相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与稳定性有关的各相之间的平衡关系。加人不锈钢管的元素可以分为形成和稳定铁素体元素以及形成稳定奥氏体元素。马氏体是一种相变产物,由奥氏体从高温冷却到低温时形成,如果在高温时没有形成奥氏体.那么在低温也就形不成马氏体。
奥氏体不锈钢管含有高的镍含量及其他奥氏体形成元素,这些元素促使奥氏体相的形成,使其在室温甚至更低温度下仍然稳定。《中国不锈钢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指出铁素体不锈钢无缝管则含有减弱奥氏体形成的元素例如高的铬含量.使铁素体成为主导的相成分。马氏体不锈钢管在高温时是奥氏体组织,然而这种奥氏体适不稳定的,在冷却时发生转变。借助于奥氏体形成元素和铁素体形成元素之间的平衡可以控制不锈钢管的微观组织。两种元素间平衡的调整对不锈钢管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焊接性有重要作用。
铝.钛.铜和钼加入不锈钢无缝管中可以促进析出反应而使钢强化。含有Cu、AI 和Mo的析出硬化(PH)马氏体不锈钢无缝管经热处理后可以得到**过1375MPa (200k8i)的室温屈服强度。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经常含有钛和铝而形成镍钛和镍铝析出相,其作用和镍基**合金中的析出强化相相似。铝在固溶体中是铁素体形成元素.而铜则是弱奥氏体形成元素.成分接近纯铜的析出相可以用来强化马氏体钢如174PH钢。铁素体形成元素有:铬,钼、硅、铌、钛.铝、钒、钨。奥氏体形成元素有:镍、锰、碳,氮.铜.钴。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8%~25%、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而双相不锈钢是指铁素体与奥氏体各约占50%,一般较少相的含量较少也需要达到30%的不锈钢。比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在哪呢?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优势如下:
1、屈服强度比普通奥氏体不锈钢高一倍多,且具有成型需要的足够的塑韧性。采用双相不锈钢制造储罐或压力容器的壁厚要比常用的奥氏体减少30-50%,有利于降低成本。
2、具有优异的耐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即使是含合金量较低的双相不锈钢也有比奥氏体不锈钢更高的耐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尤其在含氯离子的环境中。应力腐蚀是普通奥氏体不锈钢难以解决的**问题。
3、在许多介质中应用较普遍的2205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优于普通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而**级双相不锈钢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在一些介质中,如醋酸,甲酸等甚至可以取代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乃至耐蚀合金。
4、具有良好的耐局部腐蚀性能,与合金含量相当的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它的耐磨损腐蚀和疲劳腐蚀性能都优于奥氏体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