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位提供混泥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检验、钢筋力学性能检验、建筑用砂、碎石、卵石检验、水泥物理性能检验、砂浆配合比设计与性能检验、建筑用塑料给水管、塑料排水管、防水卷材、防火涂料...
碎石的产品质量必须合格,应先试验后使用,要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和试验单。
碎石使用前应按照品种、规格、产地、批量的不同进行取样试验。砂的必试项目有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碎石的必试项目有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对于用来配制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的碎石,还需做相应的项目试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的,如进口碎石、无出厂证明的碎石、对碎石质量有怀疑的、用于承重结构的砂和碎石,必须进行复试,混凝土应重新试配。不合格的碎石不得使用。对于需要采取一定技术处理措施后再使用的,应首先满足技术方面的要求,并须经过有关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后,才可使用。碎石产品的出厂合格证由其生产厂家质量检验部门提供给使用单位,用以证明其产品质量已达到的各项规定指标。其主要内容包括:出厂日期、检验部门印章、合格证的编号、品种、规格、数量、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等数据和结论。资料员应及时收集、整理、核验碎石的出厂质量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其质量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应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准确、真实,不得漏填或填错,且无未了事项,并不得涂改、伪造、损毁或随意抽撤。如批量较大且提供的出厂合格证又较少时,可做抄件(如复印件)备查,并应注明原件证号、存放单位、抄件时间,并且应有抄件人签字、抄件单位盖章。碎石质量合格证上备注栏内应由施工单位填明使用工程的名称、使用部位等。
砂、石、卵石检测标准:
表观密度《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细度模数《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含泥量《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泥块含量《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石粉含量《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云母含量《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物含量《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轻物质含量《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含水率《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吸水率《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人工砂:
主要特点
机制砂的自身主要特点是;目前基本为中粗砂,细度模数在2.6—3.6之间,颗粒级配稳定、可调,含
人工砂石料系统
有一定量的石粉,除150um的筛余有所增加外,其余筛余均多呈三角体或方矩体,表面粗糙,棱角尖锐。但由于全国各地机制砂的生产矿源的不同、生产加工机制砂的设备和工艺不同,生产出机制砂粒型和级配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有些机制砂片状颗粒较多,有些机制砂的颗粒级配为两头大中间小,但只要能满足国标中对人工砂的全部技术指标,就可以在混凝土和砂浆中使用。达不到国标人工砂技术要求的,不能造就使用,因为机制砂的粒型和级配都是可以调整和改进的,在这一点上,人工砂于**砂有着本质的区别。混合砂随机制砂的掺入比例而降低其上述特点。
分类
岩石按其成因主要分为火成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整个地壳中,火成岩大约占95%,沉积岩只有不足5%,变质岩较少。不过在不同的圈层,三种岩石的分布比例相差很大。地表的岩石中有75%是沉积岩,火成岩只有25%。距地表越深,则火成岩和变质岩越多。地壳深部和上地幔,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构成。火成岩占整个地壳体积的64.7%,变质岩占27.4%,沉积岩占7.9%。其中玄武岩和辉长岩又占全部火成岩的65.7%,花岗岩和其他浅色岩约占34%。
这三种岩石之间的区别不是**的。随着构成矿物的变化,它们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它们会转变为另外一种性质的岩石。因而有人认为这种分类法较为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