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检测报告的出具:出具报告的人员必须有相应的检测资质,理化性能报告需有理化中心主任田工签字审核,无损检验报告需有探伤工程师陈红萍签字审核(涡流、超声Ⅲ级),尺寸外观检验报告需有质检站班长叶方庭签字审核。报告一旦盖章生效后,出具报告的人员和审核人员对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有责任。
2.11产品质保书的出具:当所有的检测记录符合生产标准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后,方可按照合同出具产品质保书,质保书必须由质量工程师或技术质量部经理审核后才能盖章生效,出具产品质保书和审核质保书的人员对产品质保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有责任。
3.0喷标和包装要求
3.1在支喷标完成后检查、核对喷字是否正确,无误后方可批量喷标。
标记为: YSME GB/T14976-2002 钢种 规格 炉号 No:XXXX
3.2钢管两端带管帽,用编织袋包装
GB 13296-2007标准冷加工尺寸允许偏差 Standard cold machining size deviation pemitted
冷拔(轧)钢管WC 公称外径(D) 公称尺寸mm 公称尺寸允许单位mm
≤25 ±0.10
>25--≤40 ±0.15
>40--≤50 ±0.20
>50--≤65 ±0.25
>65--≤75 ±0.30
>75--≤100 ±0.38
>100--≤159 ±0.38 -0.64
>159 ±0.5%D
壁厚范围 允许偏差
公称壁厚S D≤38 ±10%S
公称壁厚S D>38 +-11%S
小壁厚S D≤38 +20%S -0
小壁厚S D>38 +22%S -0
注:GB13296-2013原本是强制性标准,后来改为推荐性标准。GB/T 13296-2013 【强改推】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根据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7号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国标委综合函[2017]4号),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不锈钢管压力计算公式P=2SR/D*9.8
P=兆帕
S=壁厚
R=允许应力,按表中规格塑性延伸强度小值的60%,单位为兆帕(MPA)
例如:159*5 304材质的承受压力
P=2*5*123/159=7.736兆帕,7.36*9.8=75.81KG
钢管材质理论重量值计算方式
如:0Cr18Ni9 密度为:0.02491 计算方式为0Cr18Ni9 密度7.93 7.93*3.1415926/1000=0.02491
如:0Cr18Ni10Ti 密度为:0.02497 计算方式为0Cr18Ni10Ti 密度:7.95 7.93*3.1415926/1000=0.02497
如:00Cr17Ni14Mo2 密度为:0.02507 计算方式为00Cr17Ni14Mo2 密度:7.98*3.1415926/1000=0.02507
各材质密度可见GB/T 20878-2007标准,对照各材质的密度可以计算钢管理论重量。
A312 GB/T 146976-2002 ASTM A790 通用要求为ASTM A999/ASTM A999M
A213 GB 13296-2007 ASTM A789 A269 通用要求为ASTM A1016
A213 GB 13296-2007 标准里面要求小壁厚即:外径小于38.1以下壁厚:+20%无下差 MW(小壁厚)
外径大于38.1以上壁厚:+22%无下差
A213 GB 13296-2007 标准里面要求平均的壁厚:一般外径壁厚可以为+- 10%,也可通过协商要求,书面要求。WA(平均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