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承板的施工工艺流程大体是这样的:弹线→清板→吊运→布板→切割→压合→侧焊→端焊→留洞→封堵→验收→栓钉→布筋→埋件→浇筑→养护。当然这么多的流程是离不开好的劳动组织,以下过程也可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另行处理。劳动组织要分两组,(河南千万间联合编辑)
**组负责运料,包括清料、倒运,直至按照施工进度准确无误地将楼承板吊运至施工部位,包括起重工为5人;
*二组负责铺设,包括布筋、裁切、安装、留洞。每3人为一小组,负责一个节间,4个小组在同一作业层同时作业。下道工序绑扎钢筋与浇筑混凝土时应留派专人对铺设的楼承板加强维护
钢结构建筑作为绿色建筑模式,以其绿色环保,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得到广泛的推广以及应用。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只是这一个行业中一个较小分支,但确实非常重要的配套产品,也就是楼承板。那么楼承板作为钢结构建筑楼板起到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配套产品。钢结构楼面采用压型金属板做*性支承模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共同工作,构成建筑物的*组合结构。习惯称为结构楼承板。楼承板还包括挡板、封口板、收边板等附属构件。楼承板铺设与钢梁连接,板端头与钢梁熔透点焊,中间采用栓钉与钢梁穿透熔焊。
楼承板为钢结构建筑之重要配套产品,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缩短工期;取代传统模板,改善传统模板之缺点;可作为结构强度之一部分,减低材料成本;易于配筋、配线、配管之施工;外观整洁美观;重量轻、强度高、承重大、抗震能力好等特点。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为什么钢结构建筑楼板采用楼承板了,它不仅从施工效率,使用性能等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模板都有较大的优势。同时它也是绿色建筑材料,可持续循环利用。
1.6.2.3 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装 (1) 根据工程情况,按照安装部位的先后顺序,确定吊装的顺序及数量,选择合适的起重机。 (2) 吊装前的准备 ① 钢结构中,钢柱边或核心筒墙上等异形处设置角钢支撑件,角钢支撑水平肢上表面标高与楼承板模板标高一致。应按要求进行质量检验。 ② 准备好吊装用的吊带或索具、零部件等; ③ 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发作业指导书。 (3)吊装方法 ① 起吊时,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下面和上面应设带有U型卡口吊运木制撑条,防止钢筋桁架楼承板变形,偏斜等问题。吊装应设置两个吊装带,间距1.6m,吊装带应设在桁架中部,保持起吊过程中楼承板两端平衡。如图1.6-3所示。 ② 起吊时应仔细核对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布置图和包装标记,指挥吊车操作人员吊运到正确的位置,避免发生吊装位置放错现象。 1.6.2.4 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 (1)一般要求 ① 依照排板平面图铺设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绑扎钢筋。 ② 平面形状不规则处,按照排板布置图铺设,楼承板的定位应按图纸仔细调整准确,并固定楼承板。 ③ 装配式楼承板的钢筋桁架两端和中间临时支撑处,宜保证桁架腹杆下节点和支座钢筋放置于混凝土梁模板方木或钢梁翼缘之上。每块楼承板铺设、调整就位后,钢结构中应立即将所有的腹杆下节点或支座钢筋与钢梁焊牢。 ④ 根据设计图纸标记的位置,使得腹杆钢筋下节点支承在支撑的方木或钢管上。支撑立杆和水平杆的规格、间距应经过计算,支撑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如图1.6-4所示。 ⑤ 支座措施可采用几字型钢筋支座,工厂预制。几字型支座与桁架下弦钢筋点焊固定,与上弦钢筋**紧。支座脚部与钢梁或支撑构件现场点焊。如图1.6-5所示。 ⑥ 当浇筑混凝土完成且强度达到1.2MPa后,可在本层混凝土表面测量放线,搭设上一层楼板的支撑立杆。立杆下端应垫方木或木板,避免损坏楼板混凝土。立面施工中,如有临时支撑,应至少保留三层。 ⑦ 装配式楼承板在安装过程中,应及时、准确的按照质量验收要求对每项工程进行验收和记录,否则不容许进行下一项工作内容。 (2)钢结构中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 ① 楼承板铺设前,根据楼承板排板图和楼承板铺设方向,在支座钢梁上绘制**块楼承板侧边不大于20mm的定位线(宜按排版图纸距离确定),保证标准模板侧边不与钢梁翼缘搭接;在楼承板起始端的钢梁翼缘上绘制钢筋桁架起始端50mm基准线(点)。如图1.6-6所示。 ② 钢柱处,楼承板模板按设计图纸在工厂切去与钢柱碰撞部分。楼承板模板与支承角钢的连接,采用封边条的方式。封边条与模板用拉铆钉固定,封边条与支承角钢用点焊固定。如图1.6-7所示。 ③ 按照设计图纸中楼承板的铺设方向,对准基准线(点),安装**块楼承板。严格保证**块楼承板模板侧边基准线重合。模板端部与钢梁翼缘之间的空隙距离由排板图定。空隙采用堵缝措施处理。 ④ 放置钢筋桁架时,先确定一端支座为起始端,钢筋桁架端部伸入钢梁内的距离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且不小于50mm。钢筋桁架另一端伸入梁内长度不小于50mm。钢筋桁架端部节点构造如图1.6-8所示。钢筋桁架两端的腹杆下节点应搁置在钢梁上,搁置距离不小于20mm,无法满足时,应设置可靠的端部支座措施。 ② 钢柱处,楼承板模板按设计图纸在工厂切去与钢柱碰撞部分。楼承板模板与支承角钢的连接,采用封边条的方式。封边条与模板用拉铆钉固定,封边条与支承角钢用点焊固定。如图1.6-7所示。 ③ 按照设计图纸中楼承板的铺设方向,对准基准线(点),安装**块楼承板。严格保证**块楼承板模板侧边基准线重合。模板端部与钢梁翼缘之间的空隙距离由排板图确定。空隙采用堵缝措施处理。 ④ 放置钢筋桁架时,先确定一端支座为起始端,钢筋桁架端部伸入钢梁内的距离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且不小于50mm。钢筋桁架另一端伸入梁内长度不小于50mm。钢筋桁架端部节点构造如图1.6-8所示。钢筋桁架两端的腹杆下节点应搁置在钢梁上,搁置距离不小于20mm,无法满足时,应设置可靠的端部支座措施。 ⑤ 连续板中间钢梁处,钢筋桁架腹杆下节点应放置于钢梁上翼缘,下节点距离钢梁上翼缘边不小于10mm。无法满足时,应设置可靠的中间支座措施。 ⑥ 按照设计图纸的楼承板铺设方向,依次安装其它楼承板,模板与模板之间距离应保持均匀。两块楼承板模板就位后,在桁架两端用两块辅助定位木模板临时定位,保证楼承板模板搭接距离为20mm,随后点焊钢筋支座。支座固定后,将辅助定位木模板拆除,并重复使用。辅助定位木模板,可采用如图1.6-9所示 ⑦ 楼承板铺设一个区格后,应及时在各块楼承板模板搭接处,按间距200mm钻孔,并用拉铆钉固定,保证模板搭边处连接可靠。采用可靠的堵缝措施,保证楼承板模板与框架梁四周不漏浆。重复使用的模板,在满足间距的要求下,搭接处可在旧孔处拉铆钉固定。 ⑧ 楼承板模板与框架梁四周的缝隙,可采用收边条堵缝。收边条一边与模板按间距200mm拉铆钉固定,另一边与钢梁翼缘点焊,如图1.6-10所示。也可采用吊木模板进行堵缝,通过铁丝将木模板和钢筋桁架下部钢筋或木模板定位钢筋相连接。木模板与钢筋之间应填充模板水平定位垫块,保证模板水平和钢筋保护层厚度。 ⑨ 混凝土剪力墙处,应设置临时支撑或支承角钢。如采用临时支撑,应在铺板前设置,并与混凝土墙体可靠固定。楼板达到拆除条件后,拆除临时支撑和模板。如采用支承角钢,应在楼承板铺设前用膨胀螺栓将支承角钢与混凝土剪力墙固定或将支撑角钢焊接与预埋件上,支承角钢水平肢上表面标高与楼承板模板标高一致。楼承板模板与支承角钢的连接,可采用与钢柱处相同的处理方式。 ⑩ 局部升板、降板处,如钢梁上已经设计托板,楼承板应铺设在托板上,托板处的堵缝方式与钢梁相同。否则应在铺板前按照设计图纸,增设Z型封边板。 (11) 安装完楼承板后,再按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详细要求焊接栓钉。 (12) 钢结构中楼承板的施工顺序 平面顺序:每层楼承板的铺设应严格按照排板图纸表示的铺设方向施工,最后处理边角部分。 立面顺序:随着主体结构的安装顺序,铺设楼承板。为保证上层钢结构安装时人员操作安全和加快钢结构施工速度,每节柱铺设楼承板时,宜先铺设较**层楼承板,然后按从下往上逐层铺设下部各层楼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