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预应力钢筋构件,由于混凝土局部受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加强防护,减少局部受挤压的风险概率等措施减小该项预应力损失 [1] 。
事项一
施工过程中应防止电火花损伤预应力筋,对有损伤的预应力筋应予以更换。
事项二
先张法预应力施工时应选用非油脂性的模板隔离剂,在铺设预应力筋时严禁隔离剂沾污预应力筋。
事项三
在后张法施工中,对于浇筑混凝土前穿入孔道的预应力筋,应有防锈措施。
事项四
无粘结预应力的护套应完整,局部破损处采用防水塑料胶带缠绕紧密修补好。
事项五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端部的预埋垫板应垂直于预应力筋,内埋式固定端垫板不应重叠,锚具与垫块应贴紧。
事项六
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的规定。无粘结预应力筋成束布置时,其数量及排列形状应能保证混凝土密实,并能够握裹住预应力筋。
为什么要使用预应力混凝土?
混凝土的抗拉极限应变值只有0.0001~0.00015㎜,要保证混凝土不开裂,钢筋的应力只能达到20~30N/mm2;即使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当裂缝宽度限制在0.2~0.3㎜时,钢筋应力也只能达到150~250N/mm2,使高强钢筋的强度无法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