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种类:
土壤分为: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
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
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气性能一般。
土壤检测参数及标准:
土壤(39个参数)
(总砷、总汞、总碳、铜、锌、镍、铅、铬)(**质、碳酸盐、全钾、全磷)(硝酸根、亚硝酸根、钾、钠)(铜、锌、铁、锡、乙醇、苯甲酸、可滴定酸度、矿物杂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水不溶性固形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及其碱度、干物质、水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六六六、滴滴涕、**磷、**氯、硝酸盐、硫酸盐) GB/T17134-1997 土壤质量
GB/T(17135~17141)-1997 土壤质量成份的测定
NY/T(85~88)-1988 土壤中成份的测定方法
GB/T(15401~15402)-94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成份的测定
GB/T(12284~12296)-90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成份的测定
GB/T(8856~8859)-88 水果、蔬菜产品中成份的测定
GB/5009.(1~34)-96 食品中成份的测定方法
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有镉(Cd)、汞(Hg)、银(Ag)、铜(Cu)、金(Au)、铁(Fe)、铅(Pb)等。
首先,成土母质的类型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不同造岩矿物的抗风化能力差别显著,其由大到小的顺序大致为:石英→白云母→钾长石→黑云母→钠长石→角闪石→辉石→钙长石→橄榄石。因此,发育在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和粘粒较多,含砂粒较少;发育在石英含量较高的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即含砂粒较多而含粉砂和粘粒较少。此外,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而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发育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
其次,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深受成土母质的影响。不同岩石的矿物组成有明显的差别,使其上发育的土壤的矿物组成也就不同。发育在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含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等深色矿物较多;发育在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含石英、正长石和白云母等浅色矿物较多;其他如冰碛物和黄土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含水云母和绿泥石等粘土矿物较多,河流冲积物上发育的土壤亦富含水云母,湖积物上发育的土壤中多蒙脱石和水云母等粘土矿物。从化学组成方面看,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一般铁、锰、镁、钙含量**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而硅、钠、钾含量则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石灰岩母质上的土壤,钙的含量较高。
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只有抑制有害菌,利用这些菌产生的植物需要的一些养料。如进行有效的阳光照射后,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被有效的杀灭,腐体可作养料。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很大,1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1亩地耕层土壤中,微生物的重量有几百斤到上千斤。土壤越肥沃,微生物的利用率也越高。
植物茎叶中含有果胶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琥珀酸硫激酶、琥珀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苹果酸脱氢酶等,把植物的茎叶作为肥料,是作物生长的必要营养的来源。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一)分解**质 作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烂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作物利用;并且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二)分解矿物质 例如磷细菌能分解出磷矿石中的磷,钾细菌能分解出钾矿石中的钾,以利作物吸收利用。
(三)固定氮素氮气在空气的组成中占4/5,数量很大,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土壤中有一类叫做固氮菌的微生物,能利用空气中的氮素作食物,在它们死亡和分解后,这些氮素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固氮菌分两种,一种是生长在豆科植物根瘤内的,叫根瘤菌,种豆能够肥田,就是因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里的氮素;另一类单独生活在土壤里就能固定氮气,叫自生固氮菌。另外,有些微生物在土壤中会产生有害的作用。例如反硝化细菌,能把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放到空气里去,使土壤中的氮素受到损失。实行深耕、增施**肥料、给过酸的土壤施石灰、合理灌溉和排水等措施,可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发挥微生物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