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规格尺寸
有关产品标准(以下述及)都列明镀锌板推荐的标准厚度、长度和宽度及其允许偏差。另外,板的宽度和长度、卷的宽度也可按用户要求确定。
3.外观
表面状态:镀锌板由于涂镀工艺中处理方式不同,表面状态也不同,如普通锌花、细锌花、平整锌花、无锌花以及磷化处理的表面等。切成定尺长度的镀锌板及镀锌卷板不得存在影响使用的缺陷(以下详述),但卷板允许有焊接部位等若干不正常部分。
黄石山力镀锌卷
热轧镀锌板是以热板为基板经过酸洗后直接镀锌,与传统镀锌板相比,由于少了冷轧这道工序而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在建筑、汽车制造、钢板仓制造、铁路客车制造、高速公路护栏板、制造等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热轧工艺技术的发展,热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厚度逐渐减薄,采用热轧薄板为原料生产热轧镀锌板替代了原来传统的单张镀锌,不仅拓宽了热轧镀锌板的使用范围,而且也挤占了以冷轧板为基板的热镀锌板市场份额。在国际上,热轧镀锌板已经得到广泛的采用。
随着热轧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薄板坯连铸造连轧(CSP)技术的逐渐成熟,热轧钢带的的厚度越来越薄。近年来,国内陆续建成了多条CSP生产线,像珠钢、邯钢、包钢、唐钢等,目前正在建设的还有马钢、涟钢等,设计较薄轧制规格可达0.8mm。CSP技术的大量应用,客观上为热轧镀板提供了机械性能更好和规格的更薄的热轧原料。
黄石山力镀锌卷
(1)正常锌花镀层 spangle coating
锌层在正常凝固过程中,锌晶粒自由长大成形的具有明显锌花形貌的镀层。
(2)小锌花镀层 minimized spangle coating
锌层在凝固过程中,锌晶粒被人为限制,形成尽可能细小的锌花镀层。
黄石山力镀锌卷
(3)无锌花镀层 spangle-free
通过调整镀液化学成分所得到的,不具有目视可见的锌花形貌,表面均匀一致的镀层。
(4)锌铁合金镀层 zinc-iron alloy coating
对通过镀锌槽液后的钢带进行热处理, 使整个镀层生成锌与铁的合金层, 这种镀层外观呈暗灰色,没有金属光泽,在剧烈成型过程中易于粉化,适用于除一般的清洗外,不用进一步处理即可直接涂漆的镀层。
黄石山力镀锌卷
(5)差厚镀层 differential coating
对镀锌钢板的两面,要求具有不同锌层重量的镀层。
黄石山力镀锌卷,将薄钢板浸入熔解的锌槽中,使其表面粘附一层锌的薄钢板。目前主要采用连续镀锌工艺生产,即把成卷的钢板连续浸在熔解有锌的镀槽中制成镀锌钢板;合金化镀锌钢板。这种钢板也是用热浸法制造,但在出槽后,立即把它加热到500℃左右,使其生成锌和铁的合金被膜。这种镀锌卷具有良好的涂料的密着性和焊接性。
(1) 性能级别的分类及代号按表 1 的规定。
表 1 性能的分类及代号
级别 性能级别代号 适用范围
黄石山力镀锌卷
普通用途 01
机械咬合 02 锌层重量代号不得**过 Z350
冲压 03 厚度范围为≥0.4mm锌层重量不**过 Z275
深冲 04
特殊镇静钢深冲 05
无时效**深冲 06
结构 220、 250、 280、 320、 350、 400、450、550 厚度<0.4mm的钢板不适用于220、250、280 和320 级
黄石山力镀锌卷
(2) 基板种类及代号按表 2 的规定。
表 2 基板的种类及代号
基板种类 代号
冷轧卷板
热轧酸洗卷板 H
黄石山力镀锌卷
(3) 双面等厚镀锌层种类及镀层重量的分类和代号按表 3的规定。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提供表 3 未列镀层重量的钢板及钢带。
表 3 镀锌层种类及镀层重量的分类和代号
镀锌层 锌铁合金镀层
镀层重量/(g/㎡)(双面) 代号 镀层重量/ (g/㎡) (双面) 代号
(60) (Z60) (40) (ZF40)
黄石山力镀锌卷
80 (Z80) 60 (ZF60)
100 (Z100) 80 (ZF80)
120 (Z120) 100 (ZF100)
150 (Z150) 120 (ZF120)
180 (Z180) 150 (ZF150)
黄石山力镀锌卷
200 (Z200) 180 (ZF180)
220 (Z220)
250 (Z250)
275 (Z2750)
350 (Z350)
450 (Z450)
600 (Z600)
注:括号内的锌层重量需经供需双方协商
黄石山力镀锌卷
由于汽车用在冲压成型时的条件,除要求钢板基体具有必要的优异的机械性能外,对镀层(合金化层)附着性的要求也十分苛刻。
近20年,对合金化镀锌板冲压成型性与镀层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取得了良好的镀层附着性的关键是镀层相结构及铁含量。为获得较佳的镀层相结构和合适的铁含量,而开发出镀层的均匀化技术和合金化控制技术。为了严格控制镀层的相结构,必须对合金化过程中的加热和其后的冷却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其措施如下:
黄石山力镀锌卷
(1) 在合金化的加热区和保温区之间设置镀层反射因素测定素,以测定镀层表面的合金化,控制钢带温度保持在δ1相稳定形成的温度区间内(激光束法);
(2) 在保温和喷雾冷却区之间设置高温度计和发射率测定器,以便同时测量钢带温度和发射率;
(3) 经冷却后的钢带在适当的位置合金化相结构传感器以测量镀层中铁含量及层中δ1、Γ和ζ各相层的厚度(荧光法或X-射线衍射法);
(4) 钢带经过气刀后进合金化炉前以及在相结构传感器之后均设置镀层厚度(重量)测定仪(荧光X-光法)
黄石山力镀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