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发中报预告的A股钢铁公司业绩普遍较大幅预喜。34家申万钢铁行业公司中,截至昨日收盘,15家发布中报预告中,除了两家ST公司预计续亏、金洲管道(9.52 +1.82%,诊股)略减,其余全部预喜。
除了预增喜人的河钢股份,三钢闽光(15.66 停牌,诊股)中报也预增150%以上,沙钢股份(16.12 停牌,诊股)、酒钢宏兴(2.98 +0.34%,诊股)和宝钢股份(7.10 -1.53%,诊股)预增下限**过50%。凌钢股份(3.41 +0.59%,诊股)、ST华菱(4.49 +4.91%,诊股)的扭亏幅度更分别**过600%、195%,前者预计盈利4亿元左右、后者高达9亿至1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钢闽光7月7日对2019年中报业绩预告进行了向上修正,之**季报时预计上半年业绩增长57.50%-107.50%,现在预计增长150.60%-200.50%、盈利9.03亿元至10.83亿元。
而且不仅从河钢股份,沙钢股份、凌钢股份等中报预增下限幅度来看,在其上市来都比较少见。ST华菱的上半年9亿至10亿元预计盈利更将是上市来佳中报业绩。
去产能、钢价和需求合力
记者梳理15家公司预告发现,供给侧改革与钢材价格上涨,成为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三钢闽光7日在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解释净利润远**预期时称,进入2019年,在国家供给侧改革、淘汰中频炉以及整治地条钢等政策措施的大力推进下,钢材价格始终保持在较高价位区间,且原燃材料价格上涨幅度相对不大。
再如酒钢宏兴也表示,报告期内,受国家进一步推进调整钢铁供需系列政策的影响,钢材价格上涨,企业效益逐步好转。今年钢铁行业景气提升明显,在历史上看比较少见,去年亏损的企业大部分有望盈利,**预期增长公司也不会**。而且上半年钢企利润增加不仅受益去产能和钢价,需求的有力支撑也非常关键。
当前,涨价是市场关注钢铁板块业绩改善直观的因素。目前来看,处于高位的钢价仍在上行。本周二,宝钢股份上调碳钢板材8月份国内销售价格,每吨上调100-300元。武钢同日也上调8月份各品种钢材价格,调价幅度每吨200-300元。南钢11日上调碳结钢、合结钢等结构钢品种的出厂列表价格,每吨均调高80元。首钢长治钢铁则自昨日起上调螺纹钢等钢材价格每吨30-50元。
板块机会仍在
国金证券(11.22 -0.27%,诊股)分析师李立峰称,随着钢价上涨,6月初以来钢铁股启动了一波反弹。而随着中报行情渐行渐近,钢铁行业二季度盈利或**一季度背景下中报普遍有望**预期,还将推动钢铁板块在中报行情阶段的表现。近日钢铁板块出现休整比较正常,调整到位后仍值得介入。如果从弹性来,可关注业绩**预期增长的公司或地区**,如八一钢铁(13.29 +1.45%,诊股)、酒钢宏兴、三钢闽光、ST华菱等。
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预期表现亮丽的钢铁企业大都将原因归结为,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有所复苏,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钢铁去产能、淘汰中频炉以及整治地条钢的力度,钢铁行业经营形势好转。
中钢协副会长顾*在近日举行的一个行业论坛上就表示,2019年,国民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特别是化解钢铁过剩产业、清除“地条钢”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为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受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影响,原本因钢价下跌而收窄的钢厂利润再度扩大,一吨螺纹钢利润甚至一度接近千元,钢企生产积极性较高,甚至一些板材的生产线也已经改为生产螺纹钢。截至6月初,全国百家中小钢企高炉开工率再度接近90%。
不过钢铁行业产能淘汰的影响正在弱化。“地条钢”淘汰工作已经完成,截至6月15日年度去产能任务也已完成85%,淘汰的边际变化在减小。另外有生产证的企业在逐步更换约3000万吨的正规电弧炉。海通证券预测未来产能释放压力将逐步加大,后市钢价下行压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向记者表示,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环保约束的加强,我国钢铁行业已全面步入减量发展时代,绿色成为钢铁企业共同追求的主旋律。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对2020至2030年我国钢材需求预测的结果显示,从中长期整体来看,中国钢材实际消费呈现“弧**”+“下降通道”的走势。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时代主题已由“增量、扩能”全面转向“减量、调整”。
之前连续亏损的ST华菱(000932.SZ)在7月7日披露的上半年业绩预告也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至10亿元,为上市以来优业绩。而在此前的2015年、2016年,ST华菱分别亏损29.59亿元、10.55亿元。
而远在西北的酒钢宏兴(600307.SH)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也预计2019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4%左右。其他公司中,三钢闽光(002110.SZ)预计上半年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在5.68亿至7.48亿元之间,比去年同期上升57.5%至107.5%;凌钢股份预计上半年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亿元左右。
“今年钢铁行业形势不错,之前亏损的大部分企业会实现盈利。”王国清也告诉记者。
当然,钢企利润上浮并非全是去产能的功劳,重要的还是需求的支撑。
分析师告诉记者,总体来看,中国钢材市场环境好于上年,三驾马车继续发力,钢材产需稳定增长。
新排污许可制度通过向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一证式”管理模式,对企业固定污染源实施全过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现精细化、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图环保处总设计师刘涛对财新记者表示,“精细化”管理是新排污许可制度大的亮点。与过去相比,企业需要给**提供更多与污染排放和治理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设施管理情况、设施日常运行情况、生产数据、监测数据等,形成月度、季度和年度报告提交。
“虽然过去企业也只有一张排污许可证,但仅仅是一张纸,没有制定如此精细和全面的考核指标,自然对企业没有太多约束力。”刘涛说。新证将推动企动对污染排放进行监测并主动提供环保数据。
今年6月13日,国家环保部发布了《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20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的征求意见稿,正式稿快将于今年9月发布。
依据目前征求意见稿中的标准,刘涛估算,一个500万吨的钢厂,此部分新投入排污治理设施约为3至5亿,此外,每类废气主要排放口均应安装自动监测设施,每台设施投入约为几十万。除了设施投入,按较高标准算,企业环保方面的日常运行费用需约每吨钢200元。
刘涛认为,对于目前效益处于中上水平的钢企(即吨钢利润达到600元至1000元)来说,,约一个季度至半年就能收回成本。而对于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则需更长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宽进严出
新的排污许可制度的另特点是“宽进严出”。所有合规钢铁企业,都必须申请排污许可证,而且只要申请就可拿到排污许可证,但刘涛认为,未来企业的压力不在于环保成本的增加,而是能否达到制度规范的要求,否则可能被责令停产。他预计,未来国家还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去推动制度落实,而非仅仅通过惩式逼迫企业达标。
一位钢企业内人士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制度的正式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仅是得到一个许可证,更是一个革命性变革,需要企业从硬件、软件、管理等各方面都进行提升,推动企业自律和公平性竞争。他认为,企业要适应新的排污许可制度,需要经历一个摸索的过程。国家和地方制订的排放标准,应考虑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赵春丽介绍,目前,钢铁填报系统已开辟,钢铁行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正在编制中,排污许可申请核发系统、信息公开系统等信息平台也在不断完善中。
螺旋管特点:直缝焊管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发展较快。螺旋焊管的强度一般比直缝焊管高,能用较窄的坯料生产管径较大的焊管,还可以用同样宽度的坯料生产管径不同的焊管。但是与相同长度的直缝管相比,焊缝长度增加30~,而且生产速度较低。因此,较小口径的焊管大都采用直缝焊,大口径焊管则大多采用螺旋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