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网、主动网
一、被动网
被动防护网由钢丝绳网或环形网(需拦截小块落石时附加一层铁丝格栅),固定系统(锚杆、拦锚绳、基座和支撑绳)、减压环和钢柱四个主要部分构成。钢柱和钢丝绳网连接组合构成一个整体,对所防护的区域形成面防护,从而阻止崩塌岩石土体的下坠,起到边坡防护作用。
被动防护网的柔性和拦截强度足以吸收和分散传递500KJ以内的落石冲击动能,消能环的设计和采用使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SNS被动防护网与刚性拦截和砌浆挡墙相比较,改变了原有施工工艺,使工期和资金得到减少。
适用于建筑设施旁有缓冲地带的高山峻岭,把岩崩、飞石、雪崩、泥石流拦截在建筑设施之外,避开灾害对建筑设施的毁坏。
二、主动网
主动防护系统是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危岩崩塌(加固作用),或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围护作用)。保护行人和车辆安全通过!
作用原理上类似于喷锚和土钉墙等面层护坡体系,但因其柔性特征能使系统将局部集中荷载向四周均材质:钢丝绳网、普通钢丝格栅(常称铁丝格栅)和TECCO高强度钢丝格栅 匀传递以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防护能力,即局部受载,整体作用,从而使系统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并降低单根锚杆的锚固力要求 。
三、主动防护网施工工艺
1、清坡
在多数情况下,清坡工作并不是必须的,但以下两种情况是需要加以考虑的:1.1当坡面上特别是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内存在浮土或浮石时,对可能因施工活动引起崩塌、滚落而威胁施工安全的,宜予清除或就地临时处理。
1.2对坡面上存在的将来发生崩塌可能性很大的个别块孤危石,若它(们)的崩落可能带来系统的大量维护工作需要甚至超过系统的防护能力,则宜对其进行适当的支撑加固处理或予以事先清除。
2、测量放线
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根据地形条件,孔间距可有0.3m的调整量),在孔间距允许的调整范围内,尽可能在低凹处选定锚杆孔位;对非低凹处或不能满足系统安装后尽可能紧贴坡面的锚杆孔(一般连续悬空面积不得大于5m2)宜增设长度不小于0.5m的局部锚杆,该锚杆可采用直径不小于φ12的带弯钩的钢筋锚杆或直径不小于2φ12的双股钢绳锚杆)。
3、基础施工
该项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锚杆的锚固能力,因此,对本身为基岩或坚硬岩土的位置,就具体化为锚杆孔的钻凿,而对不能直接成孔的松散岩土体位置,则可能包括基坑开挖、砼基础浇筑。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大于设计锚杆长度5cm~10cm,孔径不小于φ42;当受凿岩设备限制时,构成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可分别锚入两个孔径不小于φ35的锚孔内,形成人字形锚杆,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30°,以达到同样的锚固效果;当局部孔位处因地层松散或破碎而不能成孔时,可以采用断面尺寸不小于0.4×0.4m的C15砼基础置换不能成孔的岩土段。
4、锚杆安装
对直接成孔的锚杆位置,锚杆在注浆前连同注浆管一同埋设,对采用砼基础的地方,锚杆一般在浇筑基础砼的同时直接埋设。
插入锚杆并注浆,采用标号M30的砂浆;水泥宜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优先选用粒径不大于3mm的中细砂,确保浆液饱满,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三天。
5、套环加工及锚头封闭
制作钢丝绳套环,采用50cm长φ16钢丝绳弯曲成环形,连接处用2个U型卡扣上牢。在每一孔位处凿一定深
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深15cm。将套环悬挂于锚杆尾部弯钩上。锚杆外露套环顶端不能高出地表。用C25细石混凝土封闭凹坑(套环大部露出混凝土,套环与锚杆弯钩连接处必须封闭于混凝土内)。
6、支撑绳安装与调试
为确保支撑绳张拉后尽可能紧贴地表,安装纵横向支撑绳(横向采用φ16钢丝绳,纵向采用φ12钢丝绳)后采用紧线器或手拉葫芦张拉,拉紧后两端各用2~4个(支撑绳长度小于15m时为2个,大于30m时为4个,其间为3个)U型卡扣与锚杆外露套环固定连接。
7、格栅的铺挂
拟采用D0/08/300/4*4型钢丝绳网(长4m,宽4m)与S0/2.2/50/2.25/10.02型钢丝格栅网(长10.02m,宽2.25m) 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5铁丝进行扎结,当坡度小于45。时,扎结点间距不得大于2m,当坡度大于45。扎结点间距不得大于1m (有条件时本工序可在前一工序前完成,即将格栅网置于支撑绳之下)
8、钢绳网铺挂与缝合
从上向下铺设钢绳网并缝合,用φ8钢丝绳作为缝合绳配合U型卡与套环进行固定联结。
主动防护网施工工程的质量要求
8.1锚杆末端必须开凿凹坑,以套环不露出地表为准。
8.2锚杆末端凹坑必须用混凝土封闭,且只能用混凝土封闭,不得采用砂浆替代。
8.3纵横向支撑绳穿插完毕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收紧,务必使防护网紧贴岩壁。
8.4灌注后三天内,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
9、主动防护网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9.1高空作业时必须采用安全绳,安全带等措施加强作业人员和坡面作业机具的保护。
9.2施工作业面脚手架下方设人行通道、并做防护处理,注意下方人员安全。坡上作业期间,若坡脚为行人过往的通道,应采用作业工作区看守控制等安全保护措施。
9.3注意施工用电安全,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须使设备断电、停风;向施工设备送电、送风前,应通知相关的施工人员
10主动防护网施工的环保要求
10.1废渣、弃土运至指定弃土场内,严禁在施工区随意堆放。
10.2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和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和粉尘污染。
10.3锚杆末端凹坑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注意保护现场,防止破坏环境系统的开放性,地下水可以自由排泄,避免了由于地下水压力的升高而引起的边坡失稳问题;该系统除对稳定边坡有一定贡献外,同时还能抑制边坡遭受进一步的风化剥蚀,且对坡面形态特征无特殊要求,不破坏和改变坡面原有地貌形态和植被生长条件,其开放特征给随后或今后有条件并需要时实施人工坡面绿化保留了必要的条件,绿色植物能够在其开放的空间上自由生长,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与坡面防护系统结为一体,从而抑制坡面破坏和水土流失,反过来又保护了地貌和坡面植被,实现最佳的边坡防护和环境保护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