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用于建筑结构、桥梁及机械结构件的钢板,为防止构件断裂,要求钢板材料具有特点的抗拉强度,而为防止构件变形,又要求钢板材料具有一定的屈服强度,因此对这类用途的钢材都要求规定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的小值或范围 (4)对用于承受冲击负荷变形,例如船舶、桥梁、石油、天然气管线用钢板,为防止其使用中发生脆性断裂,又要求其具有一定足够高的冲击韧性-冲击功值。
17-4ph不锈钢机械性能基础术语介绍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过弹性极限,此时应力不增加或开始有所下降,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较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抗压强度(σlc)
材料试样受压力时,在压坏前所承受的大应力。
5)抗弯强度(σcb)
材料试样受弯曲力时,在破坏前所承受的大应力。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17-4PH不锈钢是沉淀、硬化、马氏体的不锈钢,和这个等级具有高强度、硬度(高 达300 0 C/5000 C)和抗腐蚀等特性。经过热处理后,产品的机械性能更加完善,可以 达到高达1100-1300 mpa (160-190 ksi) 的耐压强度。这个等级不能用于**300 °C (572 °F) 或非常低的温度下,它对大气及稀释酸或盐都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它的抗腐蚀 能力与304和430一样。
17-4PH (UNS S17400)
17-4PH不锈钢是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
一般属性
应用领域
标准
耐腐蚀性
化学成分
机械性能
物理性能
热处理
加工
焊接
机械加工
一般属性
17-4PH不锈钢是沉淀、硬化、马氏体的不锈钢,和这个等级具有高强度、硬度(高 达300 0 C/5000 C)和抗腐蚀等特性。经过热处理后,产品的机械性能更加完善,可以 达到高达1100-1300 mpa (160-190 ksi) 的耐压强度。这个等级不能用于**300°C (572 °F) 或非常低的温度下,它对大气及稀释酸或盐都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它的抗腐蚀 能力与304和430一样。
应用领域
海上平台、*机甲板、其他平台
食品工业
纸浆及造纸业
航天(涡轮机叶片)
机械部件
核废物桶
17-4ph钢多功能转炉精炼法。
传统的一次精炼是利用罐车进行铁水脱硫、脱磷预处理。由于这种罐车预处理的反应面积小,使脱硫、脱磷效率低,处理时间长。因此,为了与炼钢工序相匹配,必须强化铁水预处理。近年来,开发出利用转炉的富余时间,在转炉内行脱硫、脱磷、中间放渣,然后进行脱碳吹炼的多功能转炉精炼法。采用这种新工艺可以使炼钢时间控制在70分钟内,终点磷≤0.025%,并且由于显著提高炉内热裕度,以及脱磷后不出钢,可以大量使用废钢。由于该工艺是在同一个炉内进行脱磷、脱碳,所以中间放渣率对终点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脱硫、脱磷阶段炼制出放渣性好的熔渣十分重要,要求放渣率稳定在70%以上。为提高放渣率但不使铁水流出,应优化熔渣成分并对**吹氧进行控制,保证熔渣处于发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