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在低温环境下焊接易因温度等控制不合理造成后期冷裂纹或脆断等问题。
由于北方冬季时间较长,据气象资料显示,北京地区冬季12月至转年2月中的2/3以上天数早晚温度-10℃,按照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规定,Q355C卷板钢焊接环境温度-10℃时,进行相应焊接环境下的工艺评定试验,并应在评定合格后再进行焊接,否则严禁焊接。
Q355C卷板钢化学成分
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中提到Q355C卷板钢工程需要在0℃以下施工时应根据结构使用的钢材、焊材种类及焊接工艺方法,制订有效的预热、后热、保温措施。
各国规范对较低施焊温度的规定有所不同,但实质上均要求构件应在开始焊接时域焊接过程中保持常温状态,Q355C卷板钢环境温度0℃焊接时应通过低温试验确认焊接接头的安全性。
针对GB∕T1591—201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Q355C卷板钢板在-20℃环境下进行**低温焊接试验,并对焊接接头进行宏观酸蚀试验、金相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低温环境下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为Q355C卷板钢板**低温焊接应用提供依据。
钢板为国产Q355C卷板钢低合金钢板,供货状态为热轧,板厚5mm,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母材性能进行了复验,此外,对母材进行微观组织分析,其金相组织主要为块状铁素体和珠光体。
Q355C卷板钢板**低温焊接接头试样经打磨、抛光后,用φ(HNO3)10%酒精溶液腐蚀,在焊缝及热影响区内未发现有气孔、夹渣、未熔合及裂纹等情况出现。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焊接接头试样厚度方向中心线上母材、热影响区和焊缝3个位置的微观金相,并测定晶粒度。
焊缝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PF)+侧板条铁素体(FSP)+针状铁素体(AF);热影响区主要为针状铁素体和部分侧板条状马氏体组织。
接头试样经打磨、抛光后,用φ(HNO3)4%酒精溶液进行腐蚀。维氏硬度在距样品上表面(代号U)2mm的坡口侧以及距下表面(代号L)2mm的直边验线上进行,若热影响区狭窄,不能并排分布时,测点可平行于焊缝熔合线排列,试验在THV-10设备上进行。
厚5mm的Q355C卷板钢板在**低温环境下采用GMAW-CO2焊接方法进行横焊、立焊2个不同位置的焊接,焊缝的拉伸、弯曲、冲击和维氏硬度均满足GB50661—2011标准的要求。
说明该钢板在**低温环境下,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可以获得满足规范要求的焊接接头。
此试验所选用的焊接工艺参数,通过试验验证,依据GB50661—2011标准要求,可以作为2~15mm厚的Q355C卷板钢板在试验环境条件下焊接工艺参数制订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