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早的化粪池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城市生活区内设置化粪池的初始目的是为了积取肥料。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及环境污染的加剧,化粪池对保护水体起到了积极作用。现今,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化粪池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的作用已基本消失, 化粪池已成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之一。
化粪池是基本的污泥处理设施同时也是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设施,它的作用表现在:
1、 **生活社区的环境卫生,避免生活污水及污染物在居住环境的扩散。
2、 在化粪池厌氧腐化的工作环境中,杀灭蚊蝇虫卵。
3、 临时性储存污泥,**污泥进行厌氧腐化,熟化的**污泥可作为农用肥料。
4、 生活污水的预处理(一级处理),沉淀杂质,并使大分子**物水解,成为酸、醇等小分子**物,改善后续的污水处理。
防止化粪池雨季塌陷回填注意方法:1、化粪池 回填前,应将化粪池加水至过粪口,便于回填夯实。2、 填土时应分三次进行,每次回填三分之一。用半干半湿的细土(较好采用细沙),人工采用木夯等轻型夯实工具逐层对称夯实,并且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逐层回填,直至地面水平为止,防止池体塌陷、倾斜。要注意紧贴池壁的土壤要细碎,不得使用淤泥、垃圾、冻土和砖渣,确保池壁周围受力均匀,达到经久耐用。3、 回填完毕后立即对池体周围做**路面的混凝土层,面积要求大于开挖面积,若未及时硬化应使用大于开挖面积的防水材料封盖(防止雨水倒流入池和填土层塌陷)。4、施工完毕后抽出各腔体内部水至1/3处(便于粪便的发酵,也防止池体变形)。